——bet9备用线路检测大力开展在线实验教学
本网讯(通讯员:汪怀杰)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疫情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响应教育厅及学校“停课不停学”、确保在线教学“实质等效”、各类课程“应开尽开”的号召,bet9备用线路检测成立了以院长何穗为组长,副院长周方为副组长、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在线教学保障工作组,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群。
在顺利实施了50余门计算机类专业在线理论课程教学一段时间后,在线教学保障工作组在全覆盖听课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在线师、生座谈会、家长会,了解前段时间的在线教学反馈情况。经了解,由于前段时间未开出相关的实验课,在线理论课堂的教学受到较大影响,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为此在线教学保障工作组发动全体教师进行了广泛、充分的讨论,探讨在线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线教学保障工作组向老师们推荐教育部的Educoder在线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合作企业虚拟化实验平台,鼓励大家通过自制微课、录播、直播等方式积极开拓实验教学资源,进行大胆尝试。经研究,我们将bet9的实验类课程分为程序设计、软件操作、虚拟仿真、校企合作平台四类,鼓励教师利用答疑辅导课开展在线实验教学。通过召开在线专题会议、教研室研讨活动、bet9自主培训等方式大力推进在线实验教学。截止目前全院共开设计算机类专业在线实验课程40余门,覆盖学生达11000余人次。
开设在线实验教学的过程也非一帆风顺,要考虑课程的性质、实验环境、实验条件、实验项目选定、网络学习资源、实验效果和评价等多方面因素。bet9领导多次深入到教研室参加在线实验教学的研讨活动,经过反复研究和教学实践,最终形成四个教学团队,分别为:
由潘天恒副教授、丁文博士、陈建雄、朱友康等老师组成的程序设计类在线实验教学团队。对于程序设计类实验课程《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这类课程主要是对基础语法的学习,语法内容讲得太多,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应用的。在线实验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互联网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并结合今年疫情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开展实验教学,既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枯燥的语法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广泛应用前景。

图为潘天恒副教授《软件工程》实验课开展的案列教学

图为朱友康老师《Python程序设计》实验课学生开展疫情数据分析
由徐驰博士、肖立、朱华等老师组成的软件操作类实验在线实验教学团队。对于软件操作性较强的实验课,如《网站开发》、《网页制作》、《移动开发》等实验课,授课教师会在每次课前给学生发布一份实验任务书,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批阅后将较为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汇总,在下次上课进行集中讲解和演示。


图为《移动开发》实验课教学
由邓志红博士、何茂辉、陶广等老师组成的虚拟仿真类实验在线实验教学团队。通过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Keil C51和Proteus等虚拟仿真软件开展了《计算机网络原理》、《嵌入式开发》、《微机原理与接口》等在线实验课程。利用虚拟仿真软件的辅助,使得计算机硬件课程从实验原理图、代码调试、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电路图到硬件产品的完整设计。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数据在寄存器里的运算、传送的过程,了解各个硬件设备在系统中不同设置下的运行状况。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图为《嵌入式开发》实验课教学
由贺杰副教授、阮勇辉博士、董国钢等老师组成的企业平台类实验在线实验教学团队。通过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和建设方沟通与协调,将校内的大数据实验平台配置成面向校外开放,同时利用教育部推荐的Educoder在线实验教学平台、北京红亚华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放的优质实验平台资源开展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PHP程序设计》等在线实验教学。

图为《大数据技术》实验课程数据分析实例——全国新冠疫情热力图
近日,为了及时总结在线实验教学经验,巩固提高疫情防控期间工科类在线实验教学质量,bet9备用线路检测联合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室举行了在线工科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探讨在线工科类实验教学的方法、特点和教学规范与教学质量保障问题。研讨会达成了三点共识:一是本次疫情期间形成的在线优秀实验教学方法在疫情过后的线下实验教学中要继续采用,通过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二是在线实验教学期间形成的教学培训、示范、研讨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要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形成机制,成为促进全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三是要继续深入开发在线实验课程和项目资源,尤其是鼓励借助优质的校外和企业资源平台,在接下来的线下教学中也适当引入具有创新性的在线实验项目,提高实验课程的“两性一度”。我院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和学科特点,归纳出一套规范的、适合我校校情的工科类在线实验教学标准,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并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